友谊新闻
我院格日勒当选全国青联委员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于7月2日 - 3日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表示祝贺,向全国各族各界青年和青年学生、向广大海外中华青年致以问候。
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5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在共青团帮助指导下,各级青联和学联组织履职尽责、积极作为,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紧跟党走、拼搏进取,贡献青春力量,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习近平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大有可为。广大青年要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习近平强调,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青年工作的领导,关心支持青联和学联工作,为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建功立业创造良好条件。青联和学联组织要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深化改革创新,更好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在党的旗帜下奋进新征程、创造新业绩。
在我院,有一位青年医师正以实际行动回应总书记的号召——他就是全国青联委员、全国青联医药卫生界别副秘书长、医院骨科中心副主任医师格日勒。从临床一线到科研创新,从雪域高原到社区基层,他用医者仁心书写着新时代的青春答卷。
无影灯下铸医魂,微创技术守脊梁
“医生不仅要治病,更要治心。”这是格日勒常挂在嘴边的话。骨科手术室的无影灯下,格日勒手持椎间孔镜的身影总是沉稳如松。他临床经验丰富,擅长以外科为主的脊柱疾病诊治,熟练掌握各种脊柱微创手术技术,如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等,年门诊量2000人次,手术200余台。他的精湛医术和高效治疗,赢得了患者和同事的广泛赞誉,更获得了2025年度“北京榜样·青年榜样”的光荣称号。
雪域高原播健康,公益脚步跨山河
“医学的终极关怀是让人活得有尊严。”带着这样的信念,他多次奔赴西藏、甘肃、四川、内蒙等地,深入贫困地区开展脊柱疾病防治和救助工作,为当地居民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和健康咨询。从西藏昌都到甘肃陇南,格日勒的公益足迹跨越山海。在海拔4500米的牧区帐篷里,他为藏族老阿妈检查脊柱;在四川凉山的校园里,他化身“脊柱健康老师”,教孩子们用“小树苗成长操”矫正体型。他的公益行动,为无数人带去了健康的希望,温暖了每一个受助者的心。
社区微光暖人心,建言献策促发展
身为区青联“提案能手”,格日勒的履职笔记写满民生关切。他提交的《优化社区养老服务提案》源自长期“沉”在社区的调研:发现社区养老服务存在设施不足、服务内容单一、专业人员短缺。针对这些问题,他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如加大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投入,建设更多功能齐全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站点;丰富社区养老服务内容,提供涵盖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心理慰藉等多元化服务;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专业人员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这些建议为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得到了广泛认可和积极响应,这也使得他获得了“2024年北京市青年联合会优秀委员”荣誉。
科创前沿探新境,医工融合破难题
作为一名优秀的医学工作者,格日勒不仅在临床和公益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还在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主持参加包括国自然基金、北自然联合基金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内的多项科研课题,发表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出版多部专业及科普著作。深夜的实验室,他带领团队研发的新型骨支架材料,致力于为脊柱修复领域带来新的突破。他发表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出版多部专业及科普著作,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更为脊柱外科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
近年来,医院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将青年工作摆在医院发展全局的战略位置,推动青年人才在科研攻关、医疗服务等重大任务中勇挑重担,涌现出一批优秀青年代表。
田贵华,中共党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授,现任我院中医科主任,北京市青联委员。
郭伟,中共党员,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现任我院普外分中心普外三科(肝胆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北京市青联委员。
闵力,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教授,现任北京市临床医学研究所中心试验室主任,北京市青联委员。
祝斌,中共党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授,现任我院骨科中心骨科二科(脊柱外科)副主任,东城区青联委员。
刘洋,农工党员,主任医师,现任首我院普外分中心普外六科(减重及代谢外科)主任助理,丰台区青联委员。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所说:“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大有可为。”我院这群青年医者,正以医术为笔、仁心为墨,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征程上,书写着属于新时代青年的璀璨篇章!
(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