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新闻
我院于树夔圆满完成援青海工作 京玉情深共筑健康梦
7月29日,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副主任医师于树夔圆满完成了在青海省玉树州人民医院为期一年的医疗援助任务,顺利返回北京。我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张忠涛,党委办公室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工作人员前往机场迎接。
2024年7月下旬,响应国家选派干部和技术人员支援边疆建设的号召,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副主任医师于树夔义不容辞地接受了组织选派,作为第5批第三期“组团式”医疗帮扶的援青队员,奔赴青海玉树,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医疗援青之旅。于树夔深知此次任务责任重大,决心以“变输血为造血,变扶贫为扶智”的援青思想为指导,凭借自身专业特长,为玉树地区的医疗卫生保健事业贡献力量。
克服高原恶劣环境
勇当青南地区耳鼻喉学科领路人
初到玉树,于树夔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玉树地区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高原反应强烈,他的指脉氧仅在88%左右徘徊,日常工作和睡眠均需吸氧维持。然而,他顾不上身体的不适,迅速投入到临床医疗工作中,并完成了从普通医生到科室主任的身份转变。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藏族人口占比高达98%,语言沟通成为一大障碍。幸得科室同事的协助翻译,医患沟通得以顺利进行,各项工作逐渐步入正轨。
青海玉树地处高原,耳鼻咽喉相关疾病高发,但当地医疗卫生机构缺乏完整的耳鼻咽喉专科体系。玉树州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自2024年7月从五官科独立出来,组建时间尚短,面临医疗资源匮乏、专业人才短缺等困难。于树夔从科室建设零起点出发,积极投身耳鼻喉学科创立和人才梯队建设。他全力推进组织管理制度完善,解决耳鼻喉临床专科药物紧缺问题,通过药品申请和耗材采购,基本满足了患者基于临床指南的治疗需求。针对专科检查项目结果不准的问题,他加强专科培训,显著提高了检查报告的准确度。
在他的努力下,科室门诊量显著提升,病房床位数增加,手术量大幅增长,耳鼻喉科疾病转诊率明显下降,成为青南地区耳鼻喉学科的领军力量。
积极贯彻“师带徒”模式
发挥传帮带作用
针对青南地区耳鼻咽喉专业整体医疗资源匮乏、医疗水平有限的情况,于树夔带动科室人员积极学习耳鼻喉各个亚学科的临床诊疗指南和新进展。他高频次组织学术报告、继续教育培训、线上课程学习等活动,努力提高本地区基层医院医生的耳鼻喉诊疗水平。
在教学工作中,于树夔坚持每天早晚三级查房制,每周实行一次全科教学大查房。他制定病历正规书写流程,开展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化培训,包括耳道异物取出术、鼻腔填塞止血术等多项手术或门诊检查的相关操作。通过这些努力,为州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人才梯队培养储备了高素质的临床后备人才。签署“师带徒”协议的两位当地科室主任才文多杰和青梅鹏措医师均在本年度晋升为副主任医师。
于树夔还利用自己临床专业所长,在有限的医疗资源下开展手术。他在州人民医院率先成功开展经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等多项新手术,提高了青南地区相关疾病的治愈率。同时,他指导当地医生临床实践多种新手术和操作技术,使本院耳鼻喉医生的临床常见病诊疗能力获得显著提升,真正做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此外,于树夔通过与国内顶级专家团队的协作联系,建立起耳鼻喉专科规范化教学培训机制、远程医疗会诊机制和鼻科疑难病例前沿学习机制等长效机制,为州医院耳鼻喉科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京玉同心
成为有求必应的好医生
在于树夔执行玉树医疗援派的一年里,他成为了当地人眼中的有求必应的好“拉杰”(是藏族群众对医生的敬称,有“活菩萨”之意)。面对超出耳鼻喉科范畴的疾病,于树夔依托自己私人医疗人脉关系,将能力不及的病人介绍至上级医院救治,先后将近30例患者推荐至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等地进一步就诊,让偏远地区的高原患者得到切实满意的救治机会。
然而,对于那些情况特殊、无法前往外地就诊的病人,于树夔积极协调,邀请北京专家赴玉树为病人实施手术。他先后邀请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同仁医院等多家医院的多位专家,完成了腮腺浅叶及肿物切除术、中耳胆脂瘤手术、鼻内镜下单侧全组鼻窦开放并鼻息肉切除术、腔镜下经胸锁乳突肌后入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等多项青南地区首例高难度四级手术,并在甲状腺手术过程中实现了术中冰冻快速病理报告零的突破。
在救治的患者中,让于树夔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28岁、有五个孩子的年轻妈妈。因为家庭变故而自刎轻生,耳鼻喉科团队第一时间抢救了患者生命,后续还注重心理疏导和善款捐助。患者从入院时低迷的无助眼神转变成出院时信任的充满能量微笑,那一刻耳鼻喉所有医护人员都被内心的温暖所照亮。
扩大学科影响力
推动当地耳鼻喉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为进一步扩大州人民医院耳鼻喉专业在业内学科影响力,于树夔通过举办各种学术活动加强对科室的外界宣传。他组织筹备了由我院耳鼻咽喉专家团队主导的大型援青学术巡讲与公益医疗活动,在青海省西宁市成功召开了高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高峰论坛。玉树本土眼科专家才文多杰主任在学术大会上做了主题报告,将州医院关于高原泪囊疾病的先进诊疗技术在省内进行了大力宣传。
此后,州医院耳鼻喉科再次协同北京同仁医院的耳鼻喉科专家团队,在玉树州人民医院举行了盛况空前的“智汇三江源”公益学术活动。手术展示为玉树州当地医生带来了高质量的规范示教,促进了州人民医院医生的专业成长。这些学术活动筹备和医生代表发言的经历开创了玉树州人民医院的先河,提升了医院本土专家的学术水平,为当地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医疗援青期间,于树夔还通过微信公众号、健康大讲堂、义诊宣教等多种活动形式,广泛开展耳鼻喉相关疾病的健康科普活动。他带领耳鼻喉科医护人员跑遍了玉树州1市5县十余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老乡的耳鼻喉相关疾病进行系统的现场筛查,宣教各类疾病的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此外,在玉树州人民医院开展了我院和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领域知名专家的大型义诊活动,让耳鼻咽喉疾病患者在家门口得到有效诊疗,享受北京优质的医疗资源。
一年的援青工作转瞬即逝,于树夔对这片热土有了更深的认识与了解。他见证了玉树人民的坚韧不拔、执着信仰和善良慈爱,也感受到了自己肩负的使命。每当看到患者从病痛中恢复,从绝望中重燃希望,他就知道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作为一名来自北京的医疗队员,能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玉树的百姓,为当地老乡的健康和幸福贡献力量,是他作为一名医生的荣幸和职责。
(宣传处)
下一篇: 【奋斗的友谊人最美丽】一场与疟原虫的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