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新闻
重塑患者呼吸之路——我院气道支架置入技术为食管气管瘘患者点燃希望

近日,我院呼吸内科凭借精湛的气道支架置入技术,成功为一名食管癌合并食管气管瘘患者封堵瘘口,解除了其进食呛咳、肺部感染的危急状况,帮助患者重塑呼吸与进食功能。
该患者有着近10年食管癌病史,虽接受过放化疗治疗,但肿瘤仍持续进展,且出现食管气管瘘引起吸入性肺炎,行消化道造影显示食管气管瘘。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因为一进食就呛咳,患者会产生“进食恐惧”,不敢吃喝,导致营养摄入急剧下降,身体迅速消瘦、衰竭。
呼吸内科接诊后,首先给予患者禁食水处理,并联系消化内科为患者留置空肠营养管,及早进行肠内营养,为后续治疗筑牢身体基础。面对这个“漏洞”,外科手术修补创伤大、风险高,尤其对于经历过放化疗、身体虚弱的患者来说更难以承受。综合考量后,气道支架置入术,则是一种微创、高效且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案。呼吸内科颜伏归主任医师及吴艳军主治医师在麻醉手术中心的全力配合下,顺利在全麻硬质气管镜下为该患者置入金属覆膜支架,完美封堵瘘口。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
什么是食管气管瘘?
少部分食管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个棘手的并发症——食管气管瘘。食管气管瘘,就是在食管和气管之间,因为肿瘤或其它原因意外地形成了一个异常的“漏洞”或“通道”。正常情况下,这两位邻居井水不犯河水,各自独立工作。一旦这个通道打开,吃进去的饭“跑”进了肺里,后果不堪设想。
支架如何起作用?
物理封堵:支架像一个“补丁”,直接覆盖在瘘口上,阻断了食物和分泌物从食管向气管的泄漏。
支撑通气:如果有气道狭窄,它同时还能撑开可能因肿瘤压迫而狭窄的气道,确保呼吸通畅。
置入支架后,患者需要注意什么?
成功置入支架是治疗的关键一步,但术后的科学管理同样重要:
促进排痰:支架作为异物,初期可能会刺激气道产生更多分泌物。患者需要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学会有效咳嗽、排痰,必要时配合雾化治疗,保持呼吸道清洁。
营养支持:在瘘口被封堵后,医生会根据情况通过鼻饲管或胃造瘘等方式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帮助身体恢复。
定期复查:需要定期通过支气管镜检查,观察支架的位置是否移位、是否有新的组织增生或痰液堵塞,以便及时处理。
长期随访:气道支架是一种姑息性治疗方案,它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控制并发症,为治疗原发食管癌争取时间和机会,患者仍需针对食管癌行综合治疗。
食管气管瘘是食管癌治疗路上的一道险峻关卡,但它绝非绝境。气道支架置入术以其微创、迅速和有效的特点,为患者架起了一座生命的桥梁。它不仅能有效封堵瘘口,解除呛咳和感染的警报,更能重建患者进食的希望和生活的尊严,让我们携手,为每一次呼吸保驾护航。
我院呼吸内科开展支气管镜检查30余年历史,不仅广泛开展硬质气管镜及电子支气管镜下各类高精尖技术,还配备了冷冻、激光、超声内镜等完善的配套设备,更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医护团队。未来,医院呼吸内科将继续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不断精进诊疗技术,为更多呼吸疾病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诊疗服务,持续守护患者的呼吸健康。
(呼吸内科)


微博
微信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