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新闻
我院完成高龄失智患者首例“单心房主动固定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手术
近日,我院心内科彭晖主任、孙志军主任手术团队成功为81岁老年痴呆患者完成首例“单心房主动固定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手术。此例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医院在心脏电生理领域迈入国际先进水平,也充分展现了医院在高端医疗技术应用中的专业能力与临床执行力。
81岁患者因“心率过缓、发热”入院,入院检查其心率低于45次/分、夜间低至20次/分,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这位同时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等复杂基础疾病的老人,BMI仅17.2,生活无法自理。传统有导线起搏器植入因需患者配合、感染风险高、术后活动受限等问题,在此类高龄、失智、体质极度衰弱患者中存在明显禁忌。我院心内科彭晖主任、孙志军主任团队经会诊后,决定采用“心房螺旋单腔无导线起搏器”技术,在全麻下通过股静脉微创路径完成手术。
在我院副院长、心内科专家宋现涛指导下,彭晖主任、孙志军主任手术团队带领邸北冰主治医师、杨飞飞主治医师,采用全球领先的AVEIR™无导线起搏系统,通过患者股静脉这一微创路径,将仅有传统起搏器十分之一大小的新型无导线起搏器精准输送至右心耳,利用其特有的用于心房起搏的双螺旋设计,起搏器被牢固地锚定在右心耳基底部上。整个手术过程顺利,术中一次定位释放成功,术后参数测试均显示起搏器工作状态良好。患者植入心房无导线起搏器之后心率平稳血压上升,整体精神状态较之前也有明显改善。
AVEIR™技术作为全球领先的无导线起搏解决方案,与传统有导线起搏器相比,可以尽量降低起搏器在高龄、消瘦患者中的感染和脱位风险,但该技术对术者操作精准度和术前评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院彭晖主任、孙志军主任带领的起搏电生理团队是京津冀地区首批掌握该项起搏领域先进新技术的团队之一。此次首例手术的成功,不仅验证了团队对国际前沿技术的快速掌握能力,更建立了涵盖术前评估、麻醉配合、术后管理的标准化操作体系,为后续推广积累了“友谊经验”。未来,医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加强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与学科建设,打造更具影响力的高水平医疗平台,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精准、温暖的医疗服务。
(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