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内亚到南非的接力:第31 批援几内亚中国医疗队力挽脑型疟疾华人生命 友谊博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友谊博览 >>友谊新闻

友谊博览

联系方式

  • 西城院区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95号

    010-63138585

  • 通州院区

    北京市通州区潞苑东路101号院

    010-80838585

  • 顺义院区

    北京市顺义区友谊南街1号

    010-81608585

友谊新闻

从几内亚到南非的接力:第31 批援几内亚中国医疗队力挽脑型疟疾华人生命

发布时间:2025-09-30 浏览次数:
字号: + -

近日,第 31 批援几内亚中国医疗队成功完成一例跨越两国的脑型疟疾重症患者跨国救援,从紧急接诊到协助转运回国,用专业与担当为 52 岁在几华人筑起生命防线,彰显了中国援外医疗的初心与使命。

当天凌晨,中几友好医院急诊传来求助信息:一名52 岁在几华人出现发热伴意识障碍症状,需紧急诊疗。接到消息后,第31 批援几内亚中国医疗队队长王宾立即行动,迅速召集神经内科、检验科、重症医学科放射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临时救治小组赶赴急诊,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救治工作随即展开。

抵达急诊后,医疗团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快速评估病情,结合初步检查结果,当即确诊患者为“重型疟疾(脑型)” 。此时患者已陷入昏迷状态,伴随尿便失禁,尿液呈酱油色,生命体征极不稳定。面对危重病情,医疗队毫不迟疑,立即启动紧急救治流程:一方面同步完善血尿常规、生化、头颅CT等关键检查,为后续治疗提供精准依据;另一方面迅速协调,将患者转运至重症医学科进行集中监护与救治。

转入重症医学科后,进一步检查结果更令人揪心:急性肝损伤、急性肾损伤、中度贫血、血小板重度降低,多重脏器功能损伤叠加,治疗难度陡增。医疗团队随即组织多科室会诊,结合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迅速给予抗疟、激素、脱水等对症治疗,全力阻断病情恶化。

在积极救治的同时,医疗队始终与患者家属及所在单位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交代病情。家属与单位考虑到几内亚当地医疗条件有限,既无床旁肾替代治疗设备,也难以满足患者后续脏器支持需求,若继续停留可能错失最佳治疗时机,最终决定通过国际SOS救援中心,将患者转运至非洲医疗水平更优的南非接受进一步治疗。

然而,此次转运面临着多重挑战:第31批援几内亚中国医疗队自抵达非洲以来,从未有过通过国际SOS救援中心将患者转运至他国治疗的先例;且患者病情危重,长达10余小时的转运途中随时可能出现呼吸衰竭、病情突变等意外。为确保转运安全,王宾队长主动扛起协调重任,一方面频繁与国际SOS救援中心、几内亚民航局沟通对接,反复确认转运流程、航线审批、医疗保障等细节,打通跨国转运的“绿色通道”;另一方面,医疗队员们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通过精细化治疗将患者病情控制在相对稳定状态,为转运筑牢“安全防线”。

经过医疗队与各方的共同努力,患者终于顺利登上前往南非的救援飞机。当飞机平稳降落在南非约翰内斯堡,患者被安全送达南非当地医院时,医疗队员们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这意味着跨国救援的第一阶段任务圆满完成。

令人欣喜的是,在南非当地医院的后续治疗中,患者病情持续好转。经过6天的精心救治,患者神志逐渐恢复,最终顺利拔除气管插管,脱离生命危险。当患者登上回国航班的那一刻,这场跨越两国的生死救援画上了圆满句号。

自第31批援几内亚中国医疗队抵达几内亚后,已多次成功救治重症疟疾、多发伤等急危重症患者。此次跨国救援的成功,不仅为这名脑型疟疾华人赢得了生机,更成为医疗队应对复杂病情的宝贵实践。

从多学科快速会诊、精准制定治疗方案,到主动协调跨国转运、全程守护患者安全,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中国医疗队的专业素养与责任担当。这份“生命至上”的坚守,既为后续类似危重患者救治积累了宝贵经验,更让在非华人感受到来自祖国的温暖与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援外医疗“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初心与使命。

(援几医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