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友谊科普】世界地中海贫血日|地中海贫血患者妊娠全周期健康指南
5月8日是第32个“世界地中海贫血日”,活动主题为“防控地贫,携手同行”。地中海贫血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症,对于新婚和备孕夫妇而言,积极进行地中海贫血筛查、产前诊断以及遗传咨询,对于科学防控地中海贫血十分关键。这不仅关乎未来宝宝的健康,更影响着整个家庭的幸福。今天,我院妇产生殖中心的医生来介绍地中海贫血患者妊娠前与妊娠期应掌握的健康知识,了解科学应对方法,迎接健康宝宝的到来。
什么叫地中海贫血?对孕妈妈有什么重要意义?
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是指由珠蛋白基因缺陷(突变、缺失)导致的一种或多种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引起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之一。地贫具有明显的种族特征和地域分布差异,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重型和中间型地贫患者约有30万人,地贫基因携带者高达3000万人,长江以南为高发区,尤以两广地区最为严重。近年来,随着人口迁徙和南北通婚日益增多,地贫基因携带者呈现向北蔓延趋势。地贫基因携带者妊娠不仅会加重贫血程度,还会导致与贫血相关的产科合并症与并发症的风险增加。针对地贫孕妇的孕前或孕早期筛查、确诊,孕期贫血及并发症的管理和干预,具有重要的优生学意义。
地贫都有哪些临床表现?
地贫的基因型与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相关性,不同基因型会呈现出不同的临床表现,根据临床表现α-地贫可分为静止型、轻型、中间型、重型;β-地贫可分为轻型、中间型、重型。其中轻型地贫胎儿期可无临床表现,生后无贫血症状或轻度贫血,重型α-地贫(Hb Bart’s)胎儿期即可出现重度贫血,严重水肿,肝脾肿大,发育迟缓,胎盘水肿增厚,基本不能存活至出生。重型β-地贫胎儿期无临床表现,出生6个月后贫血进行性加重,每月需要输血和祛铁治疗,若不积极治疗一般存活不到成年。
妊娠期如何筛查和诊断地贫?
地贫的筛查应在妊娠前或妊娠早期进行,筛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和血红蛋白成分分析,初步判断是否为地贫基因携带者以及携带的类型,地贫的诊断、分型需要通过基因检测确定。血常规是筛查地贫最简单易行的方法,Hb(血红蛋白)正常或下降,MCV(平均红细胞体积)<82fl,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27pg提示地贫阳性。血红蛋白成分分析显示HbA2(血红蛋白A2)<2.5%提示α-地贫,HbA2>3.5%提示β-地贫。夫妻一方或双方怀疑携带地贫基因,建议行全套地贫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和分型。
地中海贫血父母的遗传咨询
1.若夫妻双方均不带地贫基因,下一代不会出现地贫情况。
2.若夫妻其中一方为地贫携带者,下一代有1/2的机会成为地贫基因携带者。
3.若夫妻双方皆为地贫携带者,下一代有1/2的机会成为地贫基因携带者,1/4的机率患地中海贫血症。
4.当夫妻双方为同型地贫基因携带者时,子代患重型地贫的风险增加。此部分人群建议在妊娠前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或在自然妊娠后尽早行产前诊断。
(1)重型α-地贫的胎儿于妊娠中晚期在宫内可出现全身水肿、肝脾肿大等,因此超声软指标在筛查Hb Bart's水肿胎方面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妊娠早、中期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胎儿心胸比、胎盘厚度和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可以早期预测Hb Bart's 水肿胎。
(2)无创产前检测联合妊娠早、中期超声软指标有望减少有创操作以及相关母体并发症的发生,为后续的产前诊断策略提供依据。
(3)产前诊断仍是确诊胎儿地贫及其分型的金标准。目前可通过绒毛活检取样术、羊膜腔穿刺术、脐带血穿刺术等有创操作获取胎儿标本,进行产前基因诊断。
地贫患者如何进行孕前评估?
1.妊娠前应当对母体进行系统全面评估,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治疗。
轻型地贫患者临床上多无贫血症状或症状轻微,非孕期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2.地贫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及铁超载等因素,患内分泌相关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等的风险上升。而地贫患者血红蛋白合成异常,同时输血治疗会稀释患者体内糖化血红蛋白浓度,所以糖化血红蛋白并不能真实反映患者的血糖变化,建议使用血清果糖胺浓度作为地贫患者评估血糖的首选指标。同时应当检测甲状腺功能及体内钙磷代谢水平,必要时使用甲状腺激素、钙剂联合维生素D补充治疗。
3.在计划妊娠前应进行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了解心脏结构与功能及有无与铁相关的心肌病和心律失常。同时行超声检查评估肝脏、胆囊以及脾脏情况,排查有无肝硬化和胆石症。了解是否存在铁超载情况,如有,需要在妊娠前应当进行规范去铁治疗。中间型或重型地贫患者应在计划妊娠前3个月停用铁螯合剂地拉罗司和去铁酮。必要时去铁胺可在妊娠20周后使用。
地贫患者如何进行孕期保健?
1.孕期补充叶酸:建议所有类型的地贫患者在计划妊娠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5mg/d。地贫合并缺铁性贫血者,建议同时补充铁剂。
2.重型地贫患者孕期Hb多低于60g/L,需要少量多次输血治疗,使Hb>80g/L。此类孕妇建议增加产检次数,每月复查血常规。
3.脾切除术后的中间型或重型地贫患者因体内存在异常的红细胞碎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当合并血小板计数升高时,静脉血栓发生风险增加,加强健康宣教和鼓励采用物理预防措施。若血小板计数超过600×109/L可同时给予低分子量肝素或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
地贫患者产时、产后都要注意什么?
1.地贫患者可阴道试产,单纯地贫不是剖宫产指征。
2.地贫患者的分娩时机依据贫血程度和产科指征决定,中间型和重型地贫孕妇因伴有中至重度的贫血,应根据贫血程度和有无其他产科高危因素综合判断终止妊娠的时机。
3.临产后,需尽早交叉配血,产时会持续电子胎心监护。中间型和重型地贫孕妇往往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肝脾肿大,因此在胎儿娩出过程中严禁腹部加压,避免造成肝脾破裂。
4.地贫患者的新生儿出生时常规护理即可,对于夫妇双方均怀疑或明确为β-地贫基因携带者且孕期未行产前诊断者,可在新生儿出生时留取血样进行血常规和相关基因检测,以尽早明确诊断。
5.鼓励母乳喂养,停止母乳喂养后可恢复祛铁治疗。同时持续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由于中间型及重型地贫患者感染及血栓风险较高,禁用宫内节育器及含有雌激素的药物避孕。
总之,确诊为地贫基因携带者时,配偶应及时行地贫筛查和基因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在适宜的时间行产前诊断,避免出现错过时间或遗漏高风险家庭的情况。实现全社会同行,早诊断、早治疗,实现家庭的优生优育。
(妇产生殖中心 刘晨)
下一篇: 【友谊科普】中西医结合,防癌控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