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新闻
超声领域专家齐聚我院 共探肝脏疾病诊疗新技术前沿路径
11月22日,由我院超声医学科联合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超声装备技术分会、北京女医师协会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举办的“超声新技术在肝脏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进展”学习班在我院举办。本届学习班聚焦前沿,意义深远,吸引了全国百余名超声医学专业人士齐聚北京。会场内学术气息浓厚,思想碰撞热烈,为冬日的北京增添了无限的学术氛围。
开幕式上,我院副院长李鹏教授对超声医学科团队的精心筹备表示感谢,并期望借此平台与业界同仁共享友谊医院在肝脏疾病超声诊疗新技术方面的宝贵经验。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超声分会常务副秘书长毓星教授回顾了与北京友谊医院十余年的合作历程,并勉励学员们珍惜此次学习机会,力求将新技术学以致用。北京女医师协会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郭君教授呼吁全体学员潜心钻研、深入交流、互学互鉴,并预祝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学术报告环节,多位专家带来了精彩分享。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王金锐教授从物理基础出发,系统阐释了超声弹性成像的技术原理与质控标准,将复杂要点梳理得脉络清晰、路径明确。学员们反响热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解放军总医院于杰教授围绕“肝肿瘤消融的研究方向”作报告。她梳理了常见肝脏肿瘤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消融治疗领域面临的挑战与关键科学问题,使难题与未来方向清晰呈现,引发学员深入思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张瑶教授带来《超声造影LI-RADS的应用进展》专题报告。她系统解读了LI-RADS分级标准,剖析了超声造影技术应用的优劣,为学员构建了完整知识框架,提供了前瞻性指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孟繁坤教授就《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影像学诊断及分析》进行分享。她权威解读与剖析了相关临床指南与共识,讲解逻辑清晰,为学员临床应用指南、规范诊断流程提供了有力指导。
随后,我院多位专家进行了分享。
赵新颜教授作了题为《人工智能在肝脏疾病诊治中的进展》的报告。他重点阐述了大型病理数据库与前沿人工智能模型的深度融合,以及该技术在多种肝脏疾病诊疗中的辅助作用与潜力,为学员开拓了科研视野,提供了方法学借鉴与研究思路。
胡向东教授介绍了超声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中的诊断进展。她通过案例与数据分析,展示了超声技术的关键价值,为参会者提供了研究思路与方法借鉴。
徐辉教授介绍了肝脏MRI诊断的基本流程与技巧,系统梳理了规范化流程与核心技巧,深化了学员对该技术的理解,为提升临床诊断水平提供了新思路。
钱林学教授就《高危肝组织活检中针道封堵的应用》进行分享。他解读了临床指南与操作规范,通过病例与视频演示了明胶海绵用于针道止血的原则与流程,提升了学员对该技术的认知,激发了新思考。
后续课程中,我院专家团队带来四场紧扣临床的专题报告。何恩辉教授阐述肝移植术前评估要点,结合病例分析肝穿刺术后出血情况;刘冬教授聚焦肝囊肿硬化治疗,演示冲洗法操作流程;张丽丽教授解析超声造影剂相关不良事件,强调临床安全规范;张宏教授讲解超声引导下PTCD的操作关键与技巧。四位专家以丰富案例层层剖析,彰显了超声技术在疾病诊断与介入治疗中的核心价值,为学员提供了实践经验与方法借鉴。
学习班最后阶段,胡向东教授和刘冬教授进行互动总结,精准提炼课程精华,提供前瞻性指引,点燃了学员热情。学员们积极提问,围绕课程重点与工作难点与教授深入探讨,现场气氛热烈。学员们普遍反馈,通过此环节理清了思路、解决了疑惑,对培训内容有了更深刻理解,收获颇丰。
此次学习班课程贴近临床、内容充实,借助这一平台,学员也拓宽了学术视野。未来,在众多专家学者共同努力下,超声医学将在肝脏疾病诊疗领域实现更多创新突破,在提升医疗质量与效率的道路上释放更大潜能,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超声医学科)


微博
微信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