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新闻
第31批援几内亚中国医疗队成功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华人同胞
近日,第31批援几内亚中国医疗队神经外科团队在中几友好医院成功救治一名重型颅脑损伤、多发伤的华人同胞,目前患者病情已基本恢复,即将回国进行后续治疗。
该华人同胞在施工过程中自高处坠落导致意识不清、肢体活动障碍,被紧急送至中几友好医院。患者入院时处于嗜睡状态,表情痛苦,呼唤能够睁开左眼、左眼视物尚清楚;右侧眼眶凹陷、右侧眼睑肿胀、眼球损伤、右眼视物不清(视神经受损),瞳孔散大(动眼神经受损);头部多处头皮血肿,左上肢近端肌力2级,远端肌力0-1级,左下肢肌力3级。头颅CT显示:右侧颅骨大面积凹陷粉碎性骨折、颅底骨折、右侧额颞硬膜外血肿、右侧额叶脑挫裂伤、颅内多发积气、右侧大脑半球肿胀。腰椎CT显示:腰1(L1)椎体及附件爆裂性骨折。
患者由急诊转入神经外科病房过程中,意识障碍程度进一步加重,强刺激无应答,复查CT显示颅内出血增多,脑组织肿胀进一步加重。神经外科佟献增医生立即向医疗队王宾队长汇报情况,并立即联系医疗队麻醉科李丽主任、手术中心吴迪护士长、中几友好医院神经外科Souare医生、Cherif医生,展开术前讨论:患者为重型颅脑损伤,同时存在腰椎爆裂性骨折和右侧眼球损伤,目前患者生命垂危,有脑疝迹象,GCS7分,先行颅脑手术,降低颅内压力,挽救生命,术中视情况决定是否行去大骨瓣减压或内减压手术,腰椎情况及眼球损伤待后续治疗。麻醉科李丽主任很快完成术前评估,吴迪护士长积极术前准备,即刻行急诊全麻下颅内血肿清除术+凹陷性骨折整复固定术。
经充分的术前准备,麻醉科李丽主任、手术中心吴迪护士长亲自上阵,佟献增医生与几方医生共同手术。术中见患者额骨、颞骨大面积凹陷性、粉碎性骨折,累及右侧眼眶和颅底,清除碎骨片及颅内血肿后,见脑组织搏动良好,遂将较大的碎骨片拼接并用钛连接片及螺钉固定后复位。整个手术过程有条不紊,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患者逐渐清醒,入重症监护室监护治疗,术后第36小时开始饮食,术后第三天转入神经外科病房。
患者在术后的前几天里,心情极度低落,虽有同事、领导的关心,但是亲属不在身边。左侧肢体偏瘫、右眼视物不清、腰椎还要手术治疗等一系列的问题,使得患者从心理上难以接受,虽能吃饭,但是情绪低落导致他没有食欲。佟献增医生得知情况后,与他单独聊天,进行心理疏导,鼓励他加强营养才能度过难关后,他开始变得乐观起来,当得知给他做手术的医生竟是自己的山东老乡时,他瞪大眼睛先是惊讶,紧接着激动的竖起右手大拇指,并露出了淳朴的笑容,激动的连声说:“谢谢、谢谢、太感谢了”。这是该患者在术后第一次露出笑容。此后每次查房,患者都笑脸相迎,更加有信心把病治好。心情好了,病情恢复也快,左侧偏瘫情况逐渐改善,目前已经基本恢复正常。
该患者同时伴有腰椎爆裂性骨折,需要择期手术治疗。目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案。第一种方案是单纯行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手术操作相对简单,但存在弊端:椎管减压不够彻底,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断钉断棒的情况,可能导致脊柱不稳定、脊髓受压和神经功能障碍,从而行二次手术或多次手术,患者承受更多的痛苦与风险。 第二种方案则是行彻底的椎管减压、重建受损椎体、椎体融合内固定术。患者能够从这种术式获得更多益处,避免后续多次手术带来的痛苦和风险,但是该方案出现意外风险的几率也相对较高。中几友好医院医疗条件有限,不完全具备处理所有手术意外的能力,仅能按第一种方案行腰椎手术治疗,且由于该患者目前处于脑外伤术后恢复期,在此期间行腰椎手术风险极大。目前患者双下肢功能正常,腰椎爆裂骨折尚未造成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且患者右眼损伤需要尽快检查和治疗,而中几友好医院无眼科专科。经向患者及其同事告知上述情况和方案后,患者决定回国治疗腰椎骨折及眼球损伤。
回想起该病人急诊手术当天,急诊患者较多,其中有9例华人同胞患者,就诊原因包括:高处坠落伤、车祸外伤、急性脑梗死、疟疾等。急诊同时接诊这么多不同原因就诊的华人同胞,在中几友好医院尚属首次。当天值班的重症医学科齐志丽主任向医疗队队长王宾汇报急诊情况,并立即组织医疗队各科室医生进行会诊和治疗,一切井然有序,忙中不乱,所有患者很快得到了有效的治疗。
本次颅脑救治手术的成功,得益于医疗队神经外科团队与中几友好医院神经外科团队的精诚合作,挽救了重型颅脑损伤华人同胞的生命,为其他合并伤的治疗提供了治疗机会。在几内亚这片跨越山海的土地上,能够为我们的华人同胞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使他们感受到亲情般的温暖,是中国医疗队的职责所在。
(援几医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