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新闻
集思广益 共赴新程 第三届UBE新技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近日,由我院、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和骨科在线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新技术研讨会暨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UBE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UBE腰椎全麻手术围术期ERAS临床实施和管理专家共识》讨论会(以下简称共识)”在北京成功举办。
大会主席、我院骨科中心主任医师费琦主持会议开幕式并介绍与会嘉宾;大会名誉主席、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田大胜,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杨贺军,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编辑孙维,大会名誉主席、我院杨雍,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刘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丁立祥,中日友好医院移平等数十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费琦表示,本次会议既是技术交流高端平台,更是推动 UBE 技术标准化、规范化的关键契机。他强调,专委会秉持 “技术引领、学术共享、服务临床” 宗旨取得阶段成果,未来将以 “创新、协作、务实” 为核心理念,通过学习班、多中心研究、专利转化等,携手提升脊柱UBE 微创水平,惠及更多患者。
我院副院长杨盈赤在视频致辞中代表医院欢迎各位与会专家。他表示,本次会议内容充实,既是高水平学术讨论,也见证脊柱外科重要共识的定稿研讨过程。这份凝聚全国同行心血的共识,将为临床提供科学规范指导。
杨雍致辞表示,我院近些年发展迅猛,三院区床位充足,脊柱非融合及微创领域成果突出。在费琦、李想等带领及同仁支持下,医院 UBE 技术获长足进步与认可。他指出技术尚存短板,特邀专家分享经验,期望参会者精进技能、深化理解,共推领域发展。
我院林吉生作《UBE腰椎全麻手术围术期ERAS临床实施和管理专家共识》专家共识初稿进行汇报。
学术研讨 共探新境
开幕式后,共识讨论会正式拉开帷幕。专委会委员们秉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前期汇总所得的每条推荐意见都展开了深入且细致的讨论,经过反复斟酌与审慎考量,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UBE腰椎全麻手术围术期ERAS临床实施和管理专家共识》的初稿内容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这为本共识的终稿确认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本次会议采用线下结合线上的授课模式,汇聚行业顶尖专家,通过主题演讲、学术报告、手术视频演示及资深专家点评等多元形式,全方位分享UBE手术的实战经验与操作技巧。
田大胜介绍了运用UBE技术处理胸段病变的策略,指出不同胸椎管压迫情况操作有别,处理硬膜下占位要谨慎;杨贺军聚焦UBE处理胸椎管狭窄症,强调个体化分析减压方式与边界,粘连、骨化等情况可用漂浮法实现减压目的;刘正讲解了UBE在颈椎退变性疾病中的应用,表示应熟练掌握UBE,并且关注手术风险;北京协和医院余可谊则着眼于腰椎UBE日间手术的流程管理与医疗治疗控制,认为需贯彻快速康复理念,严格筛选适应症。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李振宙分享了基于循证医学合理选择单/双通道内镜下脊柱手术技术,表示医生需根据设备条件、技术专长结合循证医学证据选择更合理的手术方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九医学中心谭荣介绍了UBE在腰椎椎间融合术中的应用,提到UBE-TLIF技术能够实现“弯道超车”,但学习曲线较长;北京市海淀医院蒋毅讲解了双通道技术处理特殊椎间孔狭窄的策略,指出内镜有着独特的优势;费琦分享了围术期ERAS临床路径在UBE-ULBD中的应用,强调UBE-ULBD结合ERAS理念治疗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能够获得更为满意的围手术期临床疗效。
丁立祥围绕导航辅助技术分享对 UBE 的认知与观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藏磊阐述脊柱内镜技术在腰椎管狭窄治疗中的应用,刘铁介绍 LL-OVCF 继发腰椎管狭窄症的 UBE 治疗方案并提出 UBE-ULBD 为有效选择;友谊医院陈浩结合病例讲解 UBE 术后神经根疝的补救性填塞治疗策略。
我院的苏楠、谭海宁、孟海、范子寒、林吉生及邵佳申分别针对 UBE 辅助颈椎手术技巧与风险、单 / 双通道脊柱内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对比、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 UBE 腰椎手术中的应用、UBE 联合 IntraSPINE 治疗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颈腰椎 UBE 领域文献梳理及 UBE-ULBD 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学习曲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享。
本次会议中,参会者不仅深入掌握了 UBE 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前沿高精尖技术,还积极推动相关共识的讨论,这一举措意义重大,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规范化的腰椎UBE全麻手术围术期ERAS临床路径手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未来,将继续以学会 “创新、协作、务实” 三大原则为指引,深化合作,共同推动 UBE 技术的发展与规范化安全应用。开展多动性合作交流和多中心合作课题,更好地发现和解决临床问题,为推广技术、服务患者做出最大贡献。
(骨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