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胃肠病学》前沿速递——第1期: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降低非贲门胃腺癌发病率

发布时间:2023-08-12 10:24:00 浏览次数:
字号:
+-14

引言

《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是美国胃肠病学会(American Gastroenterology Association,AGA)的官方杂志,是国际消化病学领域的顶级学术期刊,提供了胃肠病学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最新和权威报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是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消化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是AGA在中国唯一官方指定授权发布《胃肠病学》杂志翻译的单位。

每月两期,一起了解胃肠疾病学术前沿信息!

图片3.jpg

640.jpg

第1期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非贲门胃腺癌发病率的影响:一项美国大规模多元化人群研究

背景与目的:

在美国,关于根除幽门螺杆菌对非贲门胃腺癌(noncardia gastric adenocarcinoma,NCGA)发生风险影响的高质量研究数据有限。本研究基于大规模美国社区人群报道了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后NCGA的发病率。

方法:

对1997年至2015年间接受幽门螺杆菌检测和/或治疗并随访至2018年12月31日的北加州凯撒医疗(Kaiser Permanente)成员进行了回顾性队列研究。使用Fine-Gray部分分布风险模型和标准化发病率评估NCGA风险。

结果:

在716,567例曾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和/或治疗者中,与幽门螺杆菌阴性者相比,幽门螺杆菌阳性未治疗者和根除治疗者的NCGA校正后风险比(95%置信区间)分别是6.07(4.2-8.76)和2.68(1.86-3.86)。与幽门螺杆菌阳性未治疗者相比,根除治疗者的NCGA风险比(95%置信区间)在随访8年内和8年以上分别为0.95(0.47-1.92)和0.37(0.14-0.97)。与北加州凯撒医疗的一般人群相比,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后,NCGA的标准化发病率(95%置信区间)随着时间的延长稳步下降:≥1年为2.0(1.79-2.24),≥4年为1.01(0.85-1.19),≥7年为0.68(0.54-0.85),≥10年为0.51(0.38-0.68)。

结论:

在大规模、多元化、基于社区的人群中,与幽门螺杆菌阳性未治疗者相比,根除治疗8年后NCGA的发病率显著降低。在根除幽门螺杆菌7-10年后,NCGA的发病风险甚至低于一般人群。这些研究结果支持在美国通过根除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癌。

图片5.jpg

图1. 非贲门胃腺癌的累积发病率

图片6.jpg

图2. 非贲门胃腺癌发生的相对风险

研究亮点和启示

幽门螺杆菌是胃癌发生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幽门螺杆菌的持续感染可通过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缩、肠化、异型增生和腺癌的级联反应显著增加非贲门胃腺癌(NCGA)的风险。

本研究对近72万人进行了长期随访,超过1/3的参与者随访时间达10年以上。从两个不同的方面证实了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可降低NCGA发病率:1)将接受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与未接受根除治疗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通过非血清学检测结果诊断)进行比较;2)将所有接受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者与一般人群进行比较。

研究结果支持通过根除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癌,但仍需研究探讨在普通人群中筛查和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最佳策略。与幽门螺杆菌阴性者相比,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在根除治疗后的NCGA发病率仍然较高。需要进一步的基础研究来阐述在根除幽门螺杆菌后驱动胃黏膜变化和肿瘤进展的机制。

延伸阅读

图片7.jpg

Effec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Therapy on the Incidence of Noncardia Gastric Adenocarcinoma in a Large Diverse Popul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译者简介

译者:邵琳琳

图片8.jpg

医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多次在DDW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汇报交流并获青年研究者奖。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Internal Medicine青年编委。研究方向:幽门螺杆菌与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

审核:施海韵

图片9.jpg

医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青年博导。北京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肠道疾病专业副召集人,北京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青年论坛副召集人。入选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等多项人才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等多项科研课题。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多次在DDW、APDW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汇报交流并获青年研究者奖。主要研究方向:炎症性肠病、结直肠肿瘤与肠道微生态。

总审核:张澍田

图片10.jpg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院长,消化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临床医学协同研究创新联盟秘书长,中国医院协会第三、四届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第七届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第九届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第六届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第十届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第四、五届会长,亚太消化内镜学会第六、七届委员,世界华人消化医师协会第一届会长,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主编,中华消化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副主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中心简介

图片11.jpg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中心以食管、胃肠及肝胆胰腺疾病的内镜介入(微微创)诊断与治疗为特色,国内领先、国际知名。是消化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是首都医科大学消化健康学院挂靠单位。由消化一、二、三科、消化内镜中心(全球20家最卓越之一)和消化实验室组成,共有医生88人、科研人员12人、科研辅助人员15人、护士94人。西城院区位于首都核心区(前门南、天坛西),通州院区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顺义院区位于首都机场附近的后沙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