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让“友谊”之花永远盛开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0-11

2.jpg

  9月14日,一个普通工作日的清晨,我作为国务院国资委机关的志愿者来到北京友谊医院参加“相约守护”体验活动。在这里我看到了开国领袖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四大伟人的题词,也看到了医院参加抗击“非典”等多次重大医疗任务的历史性镜头。

  我去的科室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跟诊的医生是著名专家、博导龚树生教授。我平生第一次穿上整洁的白大褂,从早上8点半到中午近12点,我陪伴龚教授和他的学生们度过了非常忙碌、充实又受教育的半天。龚教授坐诊有三个特点:

  一是医术高。慕名而来找龚教授看病的人非常多,除北京地区外,还有河南、山西、宁夏、广东、湖北的患者。有的是多方求医未见效又来找龚教授的,有的是来自其他著名三甲医院的患者。现场,还有自蒙古国来学习的医生。

  龚教授看病很认真,效率也高,判断病情很快,分析原因很准。根据患者的情况,该检查的检查,该开药的开药,该手术的手术。有的患者病情很轻,但心理压力大。龚教授很肯定地对他说:“你这没事,回去就好了”,从不开多余的药。龚教授对自己几年前的病人的病情都记得很清楚,有位病人提起20多年前做手术的医生的名字,龚教授都知道。

  二是医德好。湖北有对小夫妻带着一岁多的先天耳畸形又没听力的孩子来看病,小夫妻为做手术能不能带来希望而犹豫,也为装人工耳蜗的经济开支而发愁。龚教授神情凝重地对他们说:“医生也不能打包票。我们只能是进行一次赌博,医生也在和你们家长一块儿在赌,一起在冒风险。不做手术,一点希望也没有,做了,可能会有希望。孩子长得很快,我们是在与时间赛跑,错过了最佳手术时间,你们想做也做不了了。现在最重要的是恢复孩子的听力,比整形更重要!”“至于耳蜗的价格,就像手机一样,高级手机价很贵,一般的手机便宜,但基本的功能打电话、发信息是一样的,根据你们的家庭情况装一个国产质量好一点的也能同样有效的。”一番话说得小夫妻心里热乎乎的,我们在一旁的人也听得非常感动。

  对一些老年人,如果不愿手术,龚教授尊重病人的意见,也提出中肯的建议,让他们定期来检查、复查。对一些耽误了病情的孩子,龚教授特别心痛,好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责怪他们的父母为什么不早点来看病。

  三是医情暖。在龚教授看病的小小的诊室里,经常听到一阵阵的笑声,感受到医患亲如一家人。龚教授看的好像不是病人,而是一帮朋友,一群亲戚。他见到病人,不一定先问病情,而是先和你开开玩笑:“看您打扮,您是艺术家吧?”“美女,现在听力提高了,可以和老公讲悄悄话了吧?”“你们俩是双胞胎,为什么一个胖一个瘦啊?”病人听了哈哈笑,在笑声里让病人先放松紧张情绪。

  在治疗中,龚教授也讲笑话,“您要装的耳蜗您知道是什么吗?就是在您耳朵外面装个蓝牙。”有位女病人耳膜穿了孔,又不愿在耳朵其他部位植皮,她问:“龚教授,我用鸡蛋皮补耳朵行吗?”龚教授说:“可以是可以,但是长不上去啊。”满屋的人哄堂大笑,病人也被说服了。

  看病过程中,龚教授还不忘给病人以“正能量”:“你没哭,你真棒!”“每次都是你姐陪你来看病,你有个好姐姐啊!”“我要感谢你,你的病这种罕见情况让我又加深了对中耳结构的认识!”听到龚教授的这些既朴实又真情的话语,谁人不感到心头暖暖的呢?正如《暖医》中所说,暖医是“有温度的医生”、“有一双温暖的手,有一颗仁慈的心”,龚教授就是这样的一个“暖医”。

  龚教授的故事还有很多动人的细节,限于篇幅我不能一一道来。中午十二点,龚教授还要去清华大学参加一个学术会议,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他请同事帮着买了两个包子在路上吃。临走之前,还看了一个没挂到号的但又很着急的病人。

  我想,龚教授只是北京友谊医院众多医护和工作人员中普通的一员。今天的体验活动,从医生到病人也并非院方刻意的安排,但正如“一滴水珠也能反射太阳的光辉”。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友谊医院良好的整体形象;从他身上,折射出了友谊医院文化中“爱”的光辉:有对事业的爱,有对病人的爱,有对生命的爱;有对单位的爱,还有对人民、对党的爱——因为在龚教授的胸前还别着一枚闪亮的党徽。在看病的空隙,他还抽空和科里同事讨论了一下党支部学习的内容,龚教授是以自己的行动体现了对党的卫生事业的忠诚与爱!

  这许多的爱,必将让“友谊”之花在北京、在中国永远盛开!

(袁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