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科普】中国房颤日|关注房颤,守护健康心跳 友谊博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友谊博览 >>健康教育 >>健康知识

友谊博览

联系方式

  • 西城院区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95号

    010-63138585

  • 通州院区

    北京市通州区潞苑东路101号院

    010-80838585

  • 顺义院区

    北京市顺义区友谊南街1号

    010-81608585

健康知识

【友谊科普】中国房颤日|关注房颤,守护健康心跳

发布时间:2022-06-13 浏览次数:
字号: + -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我国房颤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据统计,我国约有1000万房颤患者。医学研究证实,房颤与卒中有着密切联系:在所有卒中患者当中,15%至20%是由房颤引起的;与非房颤患者相比,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要高出5倍。2013年3月19日,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八大学会联合发起的中国房颤联盟(CNAFA)在京成立。会上同时宣布将每年的6月6日定为“中国房颤日”,并发布《中国房颤卒中报告》,提出规范防治房颤相关卒中的建议和可行性措施。2022年6月6日是第10个“中国房颤日”,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关注房颤,守护健康心跳,防治卒中,心脑同治。

什么是房颤?房颤的症状有哪些?

人的心脏能够正常有规律的跳动,靠的是一个叫做“窦房结”的结构,这个窦房结可以理解为整个心脏的“总指挥官”。心脏拥有左右两个心房和心室,也就是4个小房间,通俗比喻为“两房两室”。心脏的每次跳动都是“总指挥官”——窦房结发出心脏电信号,然后传递到心房,心房再传导到心室,称为“窦性心律”。

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心跳频率加快,是最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由于症状不明显,易被房颤患者忽视其危害。医学研究证实,无症状房颤患者比例高达30%以上,而采用传统的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容易漏诊房颤,因此新的房颤筛查和诊断技术即植入型心电事件记录仪(Insertable Cardiac Monitor,简称ICM)有助于房颤的确诊,它是一种埋植于皮下持续监测患者心电信息的可程控设备。通过ICM可以对心房颤动筛查和管理、隐源性卒中日常监测和临床诊断提供重要证据。事实上,长时间的房颤会导致心肌病、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严重的还会形成血栓,引发脑卒中。科学研究表明,房颤增加了脑卒中风险5倍,增加了死亡率2倍以上。

房颤常见症状包括心悸、胸闷、乏力等。有些患者无明显症状,直接以脑卒中(俗话说的中风)住院。目前国内房颤患者发病率约0.77%,按照我国总人口预估,全国约有1000万房颤患者,且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病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甚至可达10%。

房颤的危害有哪些?

房颤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发生脑卒中(脑中风)。我们心脏上有个特殊的耳朵样结构,叫做左心耳,因其形态是口小肚子大,血液容易进入,不容易出来,是心脏最常发生血栓的结构。房颤时,由于心房不规则颤动,失去有效泵血功能,血液就容易在左心耳内湍流淤积,最终导致血栓形成。而血栓一旦脱落入血,并随着血流进入脑动脉血管,就会引发中风(图3.房颤导致脑卒中)。因为脑中风引起的高致死、致残率,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负担,也一直是临床医生最关注的问题。

房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房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控制和导管消融手术两种。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房颤病人服药率极低,这其中部分原因归因于药物治疗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的效果并不理想。通过药物控制可以缓解房颤的临床症状,如心悸、心跳过快和运动耐力减退等,却不能规避卒中、心衰、心血管和死亡风险,且使用维持窦性心律的药物仍有房颤反复而失败的可能性,长期服用还会产生副作用。

导管消融手术属微创介入治疗,不需要开刀,仅将很细的导管通过穿刺的静脉送到心房即可。房颤最主要的触发灶是连接心脏左房的肺静脉,约90%的房颤是由于肺静脉产生了异常电位,并传导至左房造成的。医生就像消防员一样,在心脏和肺静脉之间铺一层“隔离带”,阻断错误的电信号传到心脏的通路,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房颤的目的。

房颤导管消融方法目前有两种方式:传统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传统射频消融是常见的临床治疗手段,它采取电流高温局部加热的方式,一点一点破坏造成房颤的细胞组织,以此达到治疗效果。射频消融术是一把双刃剑,它问世20多年来为房颤患者带来了福音,但对年纪较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长时间高温灼烧组织容易造成局部温度过高,带来心包填塞等隐患,大量盐水灌注也易增加老年群体的心脏负担。冷冻消融术是房颤治疗的另一种新选择。冷冻球囊消融术是通过特制的球囊型导管冷冻损伤肺静脉周围的心肌组织,通过冷能源,产生一条宽大均一的“隔离带”,达到隔离肺静脉异常电位的目的。这种方式操作简便,只需要将一根球囊型导管送至左房和肺静脉连接处(肺静脉前庭),充气球囊并封堵肺静脉,通过液态制冷剂的吸热蒸发,带走组织的热量,使得球囊与心肌组织接触处温度降低,病变的心肌细胞遭到破坏,阻止异常电信号的传递。相较于传统导管消融,冷冻球囊消融术产生的严重并发症如心包填塞、肺静脉狭窄以及食道损伤等发生率明显更低,医生操作更放心。通过这种方式,只要一次冷冻就能在肺静脉前庭形成连续的环形损伤。

在医院和心血管中心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我院心血管中心主任医师彭晖和副主任医师孙志军带领心内科心电生理和起搏团队积极开展房颤、房扑、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并积极开展射频消融新技术,例如心腔内超声(ICE)指引下的复杂心律失常(例如左室乳头肌起源室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此外,在京津冀地区率先开展晕厥/心脏性猝死防治/心衰、心律失常/房颤等特色门诊,近两年已经完成百余例ICM植入,为众多晕厥和房颤、以及其他心律失常患者带来医学新科技福音。目前,友谊医院心电生理和起搏团队不仅成为具备ICM植入技术带教资质的国内少数几家中心之一,而且植入例数也位居国内排名前三的中心之一。

2021年10月,经过国家卫生健康委严格审核,我院于顺利获批成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心律失常介入(器械植入)培训基地,心内科主任医师彭晖、副主任医师孙志军分别获聘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心律失常介入(器械植入)培训基地导师”。此外,彭晖于3月18日当选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八届委员会抗心律失常药物专业学组委员,5月20日当选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心律失常诊疗高级人才能力建设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孙志军于3月18日和4月15日分别当选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八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心电学组委员和心律失常远程诊断和治疗工作委员会委员。未来,我院将继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为更多相关疾病患者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心血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