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北京友谊医院

联系方式

  • 西城院区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95号

    010-63138585

  • 通州院区

    北京市通州区潞苑东路101号院

    010-80838585

媒体聚焦

五四奖章|刘壮:荣誉属于每一个参战人 (2020.05.09 中国青年杂志)

来源:中国青年杂志
字号: + -

138人,65天,北京市属医院援鄂医疗队支援武汉抗疫一线,创下了很多“时间纪录”——与支援医院反复沟通与协商后,8小时内完成封堵污染区,开通半污染区、缓冲区,划分清洁区,创建了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首个标准化隔离病房;到达武汉24小时内,联合院感工作人员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穿脱防护服的突击培训,制作、张贴进出隔离病区的详细标识,畅通患者通道和医务人员通道,联合培训当地医务人员,准备医疗物资,进行医务人员分组、排班;到达武汉48小时内,开放北京医疗队第一个病区,开始收治第一批新冠肺炎患者;72小时内完成第二个病区的开放接诊;5天内完成第三个病区的接诊任务;接诊6天内,累计收治患者突破百例……

一组组数字背后,是北京市属医院援鄂医疗队高速高效的团队作战。

如果说整个团队像一只高速旋转的陀螺,那么刘壮就是团队的“落点”。作为北京市属医院援鄂医疗队医疗组组长、北京友谊医院援鄂医疗队领队,他承担起了“战地医务处”处长的角色,为整个医疗队做好医疗协调和管理,保障了医疗救治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

微信图片_20201221142700.jpg

北京友谊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刘壮

4月28日,刘壮获得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他说:“这个奖项真的不属于我个人。虽然是个人奖,但是它是对整个北京市属医院医疗队员工作65天的肯定,荣誉属于每一个参加过这场战役的医疗队员。”

一个人的“战地医务处”

回忆起北京市属医院援鄂医疗队从出发至武汉,刘壮坦言“有点懵”。

大年初二接到院里组建医疗队的通知,刘壮立马报名参加。大年初三中午1点又接到医院通知,下午2点要赶到医院,下午4:30要赶到机场。匆忙收拾好行李,也没来得及跟家人道别,刘壮很快奔赴征程。开过准备会,清点好物资,队伍一路赶到首都机场,晚上8点飞机起飞,11点就到了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凌晨1点入住酒店,节奏极快。

刘壮从事重症医学专业工作16年,有丰富的临床实战经验,此行早已做好发挥专业优势救治更多重症病人的准备。但在去武汉的飞机上,医疗队的领队找到他,希望他做医疗管理协调(相当于医院医务处)的工作。

刘壮回忆道:“当时非常紧张,而且有一定的压力。我原来在医院医务处短暂工作过一段时间,知道责任重大。它虽然不直接服务于病人,但是为医生和医疗流程、医疗体系服务,特别重要,担子非常重。另一方面我觉得自己还年轻,有精力,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所以非常有信心把这工作做好,为大家服好务。”

在武汉的每一天,都“像打仗一样”。在医疗队到达支援医院的第一天,他们就打了一场“遭遇战”。

1月29日,在几小时之内,病区收了将近30个病人,其中2/3以上都是危重型患者,合并呼吸衰竭的表现。那一天刘壮在医院停留了十三四个小时,他在外面,队员们在病房里头,用对讲机保持实时沟通:里边收了多少病人、还有多少病人要进来、病人的情况、床位的分配、医务人员工作的状况、体力的情况、病人经过治疗初步的判断、下一步的治疗策略等等,刘壮的大脑随着工作的整体情况高速运转。这一场“遭遇战”,也让他深刻思考,对接下来的工作做好心理准备。

微信图片_20201221142706.jpg

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内,刘壮与同事们开会

说是“战地医务处”,其实只有刘壮一人。他要调度来自12家市属医院的医生协同作战,协调配合院感、护理等其他管理组开展工作,联系后方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和专家组。很多时候,他还要作为“新闻发言人”,向媒体介绍北京医疗队的工作情况、救治进展。每天巨大的工作量,加之心情紧张老惦记着病房,总担心再有什么突发事件,刘壮在武汉期间的睡眠“支离破碎”,一晚上醒七八次是“寻常操作”,基本40分钟到一个小时就起来看一次手机,看看微信上有没有事。24小时连轴转,没有节假日。

2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地坛医院远程诊疗中心通过视频连线武汉协和医院时,刘壮作为北京市属医院援鄂医疗队代表,参加了这次意义非凡的“连线”。

对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决执行科学防治的原则”,他印象深刻,认为这首先要求医务人员做到“科学防护”,只有自身采取了科学防护,才能更好为病人服务;其次在工作中要坚持“科学治疗”的原则,按照国家卫健委颁布的最新版诊疗方案,结合临床实战经验,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原则,根据每一位病人的病情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

3月6日,是刘壮所在的援鄂医疗队抵达武汉的第40天。医疗队员们在驻地大厅排开队列,摆出了“北京”字形,刘壮带领大家重温了医学生誓言。

微信图片_20201221142710.jpg

刘壮带领医疗队员重温医学生誓言

选择医学,就意味着你一定会比别人付出更多

队员们匆匆出征,匆匆投身“战场”,刚落地也许来不及反应,但时间过了两周,队员们的心理压力渐渐显示出来。

“队员义无反顾地往上顶,尽己所能去救治病人,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家出现了一些焦虑、恐惧,包括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未知感,这个时候压力和挑战是最大的。很多队员都出现了失眠、头疼、腹泻等由心理因素产生的躯体化反应。当时除了每天治病救人,我们也要做队员的心理工作,发挥党小组、党支部的作用,找每个人谈话。队员们也在积极地进行心理调节。渐渐地,大家都恢复了稳定。”刘壮说。

3月份以后,武汉的天气一下子热了起来,最高气温达二十七八度。病房没法开空调,医疗队员穿着防护服在病房里头工作,常常汗如雨下,倒班出来之后,里面的内衣整个湿透,像刚洗过的一样。

微信图片_20201221142713.jpg

刘壮

刘壮说:“我们在这65天里头,不仅认识了新冠肺炎这种疾病,也见证了武汉这座城市的伟大。从跟我们配合工作的武汉医务人员身上看到了武汉的精神,他们非常英勇无畏,而且临床医疗技术并不落后,只是数量不足以同时应对那么多的病人,所以需要各个省份的医疗队去支持。”

“在我们这支医疗队里,年纪最大的是59岁的石月欣老师,最年轻的是‘95后’护士。我觉得无论是五十几岁的‘60后’老兵,还是年轻的‘90后’‘95后’同志,在这场战斗当中都义无反顾,冲锋在前。作为年轻人,特别是‘85后’‘90后’这些年轻人,起到的是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相对年轻的护理队伍,他们承担的是最艰苦、最繁重,而且最脏、最累的工作,跟病人接触的时间最长,暴露和感染的风险也比医生要大,但是这些年轻的护士都没有退缩,都是往上冲,真的都很棒。”

微信图片_20201221142716.jpg

北京友谊医院援鄂医疗队合影

谈到当下的年轻人是否愿意选择学医时,刘壮引用了协和医院内科ICU主任,也是这次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杜斌教授说过的一句话,“选择医学职业,享受这个职业给我们带来的荣誉和光环,更要承担这个职业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如果选择做医生或者医疗行业,就意味着你一定会比别人付出更多。这条行医之路会非常艰辛,不会一帆风顺。但是医学这个职业是伟大而光荣的,它不仅能够治病救人,更能为一名患者和一个家庭重塑信心,托住一个社会的稳定。所以我希望有更多优秀的青年选择医学专业,也欢迎他们加入我们,一同施展抱负。也许十几年后,我们可以并肩作战。”